当前位置:首页>行业资讯

行业资讯

OpenAI 转型受挫:非营利母体持续掌舵,重组方案大幅修正

发布时间:2025-05-07 浏览量:5 来源:本站

   当地时间 5 月 5 日,人工智能领域的先锋企业 OpenAI 发布了一项重大决策,其转型规划出现显著转向。公司决定继续由非营利性母公司把控全局,同时对营利性部门开展结构优化,力求在白热化的 AI 竞争中吸纳更多资金,稳固领先地位。


   回溯至去年 12 月,OpenAI 曾雄心勃勃地公布了一项转型规划,意图变身为公益企业(Public Benefit Corporation,简称 PBC)。公司期望借此转型冲破现有非营利架构的局限,吸引更多资本注入。然而,现实却给这份计划泼了一盆冷水,转型计划一经推出,便遭受外界的严厉批评,甚至引发了法律层面的挑战。其中,世界首富埃隆・马斯克的诉讼格外引人关注。马斯克身为 OpenAI 的联合创始人之一,却因理念上的巨大分歧,早已与 OpenAI 首席执行官奥尔特曼等其他联合创始人分道扬镳。此次,马斯克指控 OpenAI 背离了创立之初 “为人类福祉开发 AI” 的使命。

OpenAI转型计划遇阻:继续由非营利实体控制,重组方案被迫调整


   在综合考量民间意见,并与加州和特拉华州总检察长办公室深入探讨后,OpenAI 董事会主席布雷特・泰勒(Bret Taylor)通过官方声明对外宣布:“我们最终决定,公司仍由非营利机构掌控。” 这一表态意味着 OpenAI 原本的转型计划暂时搁置,其非营利架构得以延续。


   尽管转型计划遇挫,但 OpenAI 的重组进程并未完全停滞。泰勒在与媒体的电话会议中透露,非营利机构将继续主导 OpenAI,并且会把该非营利机构旗下的子公司(有限责任公司)转型为公益公司。这一转变将促使公司股权结构发生变动,届时员工、投资者以及非营利机构都将有机会持有这家公益公司的股份。不过,泰勒并未透露非营利机构具体的持股比例,仅强调会占据多数份额。


   在这场转型风波中,微软的态度至关重要。作为 OpenAI 的最大股东,微软对此次调整表示支持。根据去年 10 月公布的监管文件,截至 2024 年 9 月 30 日,微软已累计向 OpenAI 投资 130 亿美元。微软的力挺,在一定程度上为 OpenAI 的重组提供了资金保障,然而,新架构在未来的实际运营中,无疑仍将面临诸多未知挑战。


   值得注意的是,OpenAI 此次转型计划的调整,很可能对软银的投资决策产生影响。今年 3 月,OpenAI 对外宣布,计划在软银集团牵头的一轮融资中筹集高达 400 亿美元的资金,彼时公司估值已飙升至 3000 亿美元。但需要指出的是,这轮融资有一个重要前提,即 OpenAI 必须在年底前完成营利性转型。如今,重组计划生变,软银的投资意向也变得扑朔迷离。据媒体此前报道,如果到今年底 OpenAI 仍未完成重组,软银有权将投资总额从 300 亿美元削减至 200 亿美元,如此一来,OpenAI 或许不得不寻觅其他投资者,以填补资金缺口。尽管奥尔特曼在电话会议中坚称,正在推进的转型计划不会致使软银减少投资,不过这一说法能否经受住时间的考验,还有待进一步观察。


   此外,OpenAI 还同步宣布取消对投资者回报上限的限制。这一举措被视为吸引现有及潜在投资者的 “大招”,旨在为公司的资金募集开拓更广阔的空间。但新架构究竟能否达成原转型计划设定的目标,目前还充满不确定性,未来,OpenAI 仍需在平衡公益使命与商业利益、优化股权结构与运营效率等方面持续探索,寻找最优解。


   声明:本站所使用的图片文字等素材均来源于互联网共享平台,并不代表本站观点及立场,如有侵权或异议请及时联系我们删除。


copyright@2018-2022 中国安全防范工程行业协会 版权所有